Image

三快治療熱傷害 腎科醫師提醒病友分次補水

夏季持續高溫,許多人因「熱傷害」就醫。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鄧子聰表示,任何因高溫引起的不適都屬於「熱傷害」,臨床上常見的有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中暑四種情況。鄧醫師強調,治療熱傷害需「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就醫」 。

熱痙攣是因大量流汗導致電解質不平衡而引起的肌肉抽筋。熱暈厥則是流汗時皮膚血管擴張,靜脈回流不足而暈倒,需迅速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並讓其平躺、抬高雙腳。鄧醫師提醒,這時即便患者感覺好轉,也應補充水分 。

0147A9195_0.jpg

熱衰竭和中暑是較嚴重的熱傷害。熱衰竭時體溫超過38度,伴隨心跳加快、血壓不穩、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症狀。中暑則體溫超過40度,出現意識不清等神經學症狀,嚴重可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

↓請繼續閱讀↓

鄧醫師指出,人體主要靠皮膚散熱,吃冰效果有限。降溫最快的方法是浸泡冷水,如不便可用電風扇或冰袋降溫。冰袋應置於脖子、腋下或鼠蹊部 。

0FX1C8949_0.jpg

預防熱傷害需避免陽光直射,穿寬鬆透氣衣物,並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對於慢性腎病及洗腎患者,補水需謹慎。鄧醫師建議,每日飲水1500至2000毫升,如大量流汗,可在水中加少許鹽或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

↓請繼續閱讀↓

腎病患者應避免高鉀、高磷、高鈉飲食,除非大量流汗,否則建議喝白開水。運動飲料、茶、酸梅湯和果汁含高磷、鈉、鉀,對腎病患者負擔較大。鄧醫師提醒,腎病患者中約四成同時患有糖尿病,健康人也應注意糖分攝取,避免日後發生糖尿病。建議選擇無糖飲品,如手搖飲料 。

「口乾是身體缺水的信號!」口乾、皮膚乾燥、尿量減少、尿色變深、不明抽筋或站立時頭暈,都是缺水的徵兆。按壓小腿和腳掌皮膚回彈速度可判斷是否飲水過量。若水腫導致回彈慢或體重突然增加超過兩公斤,表示體內水分過多。鄧醫師建議,每半小時補充一點水,能有效預防熱傷害 。


求職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