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花蓮部大課程展示原住民織布文化魅力

臺灣原住民族織布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資產。為了保存及延續這一文化知識,花蓮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於今年5月至6月間與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竹麻屋合作,開設了「Tminun da!傳統地機織作及圖紋分析基礎班」。課程由太魯閣青年朱豪傑(Peydang Siyu)及李遠哲(Tadaw Masaw)授課,旨在連結原住民織布網絡,創造友善的學習環境,將織布的日常化和文化記憶延續下去。

S__82362501_0.jpg

↓請繼續閱讀↓

課程吸引了15名學員參與,包括太魯閣、泰雅、阿美、撒奇萊雅等族群,年齡跨度從20歲至70歲不等,並包括1名男性學員。學員們帶著各自的「織意」前來學習,從認識自己到磨練身心,重新建立與織布的關係。其中,唯一的男性學員成功獲得家中長輩的認同,得到織具並期待在家中延續這項技藝。

S__82362498_0.jpg

↓請繼續閱讀↓

課程內容涵蓋織布工序與技藝,並介紹太魯閣族常見的織品紋樣及其技法。學員們利用方格紙和EXCEL軟體進行織紋組織分析,並完成了兩條布疋的織作。其中一條布疋由學員分組完成,另一條則是學員們利用所學的紋樣設計出的個人作品。

S__82362499_0.jpg

在課程的尾聲,學員們舉行了成果展示及分享會,並進行了祭告儀式,感謝祖先和織靈的庇佑。講師朱豪傑指出,織布不僅是技術的延續,更是承載記憶、情感與知識的路徑。織箱(具)也不僅僅是工具,而是身體的一部分,有著靈性。

S__82362504_0.jpg

部落大學執行秘書徐采瑤表示,課程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優質教育、減少不平等及永續城鄉的指標。課程展示了學員和講師對織布的深厚情感,並期望創造一個友善的織布環境,推廣並系統性地規劃織布文化知識,豐富原住民族的織布技藝與知識體系。

求職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