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再利用 市公所開辦金工飾品製作課程
花蓮市公所為提升原住民族工藝技能,特地開辦金工飾品製作課程,運用鋁及銀片等金屬材質做為創作素材,製作胸針、吊飾及戒指等飾品。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這項課程不僅可提升在地原住民族藝術創作者的能見度,未來若量產更可做為觀光推廣的原住民族文化飾品。
可口可樂喝玩得空罐,大多數人是將鋁罐隨手丟進資源回收桶,但也有人賦予巧思,將鋁罐裁剪,以鑿具敲敲打打塑形,押上喜歡的圖案,再以皮繩串起,美麗的吊飾就在眼前閃閃發亮。
指導金工飾品製作課程的高鄧麗娟老師擅長運用花蓮石材廠的石材邊角料做為創作素材,將大理石結合不同材質應用於生活工藝品,除了可以讓大家看見石材原本的美麗質地外,也可以展現溫潤自然的質感,並成為居家生活用品。
這項課程日前在原住民文化歷史館開課,因應疫情防護措施,現場量額溫及要求學員以酒精乾洗手,同時在製作課程時,十二名學員以四人為一組拉開間隔距離。魏嘉賢市長偕同原住民族行政課長曾雅婷前往關切學員上課情形,也感謝高鄧麗娟老師的指導。
魏嘉賢說,透過這項課程,可以讓人體會到冰冷的金屬其實也有溫度,而從創作過程的樂趣裡,不僅可以設計專屬個人風格的飾品,更可以在原住民族產業發展裡拓展不同的創新版圖。看到指導老師運用生活中常見的鋁罐巧手變裝成為生活飾品,魏嘉賢指出,這是資源持續回復,循環再生的概念,尤其將回收物賦予巧思,升級成為個人或居家裝飾美化的作品,更符合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廣產業創新價值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