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權利入憲到實踐」特展巡迴展 昨日在萬榮鄉舉行開幕

        由原住民委員會及萬榮鄉公所共同主辦的「原住民族權利入憲到實踐」特展巡迴展, 昨(25)日上午10時,於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舉行開幕典禮。透過該展出空間,使在地族人及民眾能夠認識此展覽內容,有互相對話的平台,了解原住民權利入憲到實踐的歷史脈絡及過程,啟發原住民族對於這塊土地的故事及多元視角的文化議題,喚起族人自我認同的意識,也使社會大眾有更多的理解,產生文化之共鳴。

 

 

↓請繼續閱讀↓

 

        原住民族日是紀念原住民族,藉由「正名運動」─過去四百年來被不同的政權,賦予不同的名稱;直到民國73年,由一群原住民知識份子開始,推動原住民族權利及正名運動,經過十年的努力,政府終於在83年8月1日,回應族人的訴求,將「山胞」正式正名為「原住民」,不僅去除了長期以來,帶有歧視的稱呼,更突顯了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

 

 

        其後,並於86年第四次修憲時,進一步將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入憲。為了紀念這段歷史,行政院在94年,將每年的8月1日訂為原住民族日,並於105年核定「原住民族日之由來及意義」。因此,原住民族日,不只對原住民族來說是重要的歷程;對於國家整體歷史正義的發展,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請繼續閱讀↓

 

       該次特展巡迴展除了感謝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萬榮鄉公所共同參與外,更邀請四位曾參與原住民族權利運動,重要人士蒞臨到場,阿凡樂‧卡爾女士、彭密成先生、林正輝先生,以及吉洛‧哈簍克先生,共同分享參與原權運動及部落運動故事歷程,透過「原住民族權利入憲到實踐」特展,展示原住民族日之由來,及原住民族權利入憲之進程,期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正名歷史能有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