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美哭了! 結合在地生活與藝術 3D列印出東岸絕美新景點

       東海岸又增加一座觀光新亮點,花蓮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於豐濱鄉港口部落的石梯坪段,藉由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與在地藝術家伊祐·安查共同創作的公共藝術空間「白羽岸・pahanhannan 」,從部落傳統家屋意像延伸,完成一座結合傳統生活智慧與現代科技的大型藝術作品,日前正式落成啟用,成為花蓮太平洋岸際,一處絕美的新景點。

 

000121932.jpg

       此座超美的公共藝術創作,就位在太平洋邊的石梯坪風景遊憩區,創作團隊之一的ROSO擅長機器人3D列印,透過這項技術轉化創作能量,打造出pahanhannan透明曲面屋瓦與內部座椅。

↓請繼續閱讀↓

000121934.jpg

 

       其中最令人眼晴為之一亮的是作品上方的瓦片造型,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指出,其靈感來自於港口部落青年頭飾上羽毛與白布,將構成羽毛的片狀結構,視為一個小的單元組件,白色布條在迎靈踩踏舞步時,形成的有機浪花線條,構築藝術品頂遮鋪面,採用錯位式層層堆疊方式,象徵年齡階層間的緊密相連,當築成面後,如同一道道的海浪向外擴散漣漪,卻又自成一圓。

      木作工程採「燒杉」技法,源自於傳統建物內部煮食與取暖生火後,經由煙燻防止蟲蛀、損壞的古老妙法,但引用更純熟地科技來控制碳化程度,形成木頭的保護層,延長使用壽命,將古老智慧結合當代科技打開地方場域嶄新應用的新可能。

000121933.jpg

       在地藝術家伊祐・安查則運用在地的創作素材漂流木與黃藤,打造一座有別於傳統的休憩平台「sasa」,供當地居民在捕魚、潮間帶採集後整理漁具及休憩的場所,把原始古老的智慧與當代科技融合,開創出一個完全打破傳統思維的全新場域。

000121935.jpg

       「白羽岸・pahanhannan 」是一座可以在生活中被使用的公共藝術,即是地方的的作品,也是城市的作品,以地方風土資產與生活需求出發的公共藝術整合新示範。

照片提供/花蓮縣政府原民處

求職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