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我們在一起」2021花蓮地方創生交流年會

    為推動地方創生政策,發掘地方亮點、活化在地產業,花蓮縣政府昨(28)日於花蓮翰品酒店舉辦「花蓮我們在一起」花蓮地方創生交流年會,由縣府祕書長張逸華主持,邀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魚樂天地鄉鎮應援團執行長何立德進行專題演講,加上各產業實務經驗分享,共創花蓮地方創生多元價值,共思永續經營,打造花蓮未來創生策略。

↓請繼續閱讀↓

   此次地方創生年會,集結了花蓮各鄉鎮的團隊,以及台灣各地相關團隊的加入,期待透過各領域專家的專題演講、地方創生前輩的實務經驗分享、與地方團隊之間的討論交流等方式,過程中形成地方團隊之間的資源串連網,使多方資源互相整合,讓花蓮的在地團隊們「在一起」。

↓請繼續閱讀↓

   秘書長張逸華表示,感謝各界地方創生專家齊聚一堂,貢獻智慧。他舉例國父孫中山上書李鴻章:「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來比擬陳美伶董事長所提出的地方創生五支箭,以人盡其才呼應產官學研社共同參與;以地盡其利呼應企業投資故鄉NDF投資創生事業;物盡其用呼應整合統籌部會創生資源分配、科技導入;以貨暢其流呼應建立品牌行銷國際。希冀透過各專家學者對地方事務的熟稔及豐富經驗,給予公部門最專業的建議。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在專題演講中提出「2020年是世界歷史的分水嶺」!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台灣面臨的三大挑戰,人口、數位轉型與氣候災難,都是地方創生應該盡速啟動的原因。她也以新北市平溪、基隆港周邊聚落、台南官田、台東關山等地舉例在地特色轉型重建的歷程,皆為地方創生成功之經驗。

   何立德老師從大東北角觀光圈的輔導經驗說明,「地方創生不等於觀光旅遊」,在地創生要達到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人口不外流、人口才可能回流,讓「人、文、地、產、景」五大元素融合,讓地方文化生根,發揚地方的底蘊,「要讓人常來,就不能只是一次性消費」。

   花蓮地方創生交流年會的下半場,由國家海洋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桂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深分析師潘啟銘等,帶領近20個花蓮地方團隊代表,以「體驗經濟」、「海洋觀光」、「農漁體驗」、「部落經濟」、「文化旅行」等分組,將自己當作「地方製作人」,依照目標客特色來找出創新服務模式。農業處長吳昆儒期待藉由年會的交流,希望能串連花蓮在地能量,透過在地沿岸聚落、人文活動、飲食文化等推廣,找出屬於花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