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達生:ECFA滿10年可能有三種情境

(台北電)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於9月12日屆滿10週年,是否延續受到外界關注。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ECFA滿10週年會有三種情境發生,但可能性最高是“維持現狀”。他也說,蔡英文執政之後,台灣出口中國的市場構成比反而提高,這主要是市場機制主導,政治氛圍影響非常有限。

  邱達生為美國鳳凰城大學(University of Phoenix)組織管理學博士,現任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暨國際事務處研究員、東海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政治大學台灣安全中心研究員。研究專長包括國際經濟和國際關係。 

  邱達生指出,根據ECFA協議文本第16條終止條款載明:“一方終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30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本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之日起第180日終止”,意即終止可以書面的方式通知,而被通知方要求協商,通知方不得拒絕。惟通知方倘決意終止協議,即便協商未獲共識,發出終止通知之日起180天,協議即失效。

  他認為,兩岸ECFA發展有三種情境,第一種是,雖然10年到期,但兩岸任一方都未發出書面通知;ECFA早收清單持續有效;第二種情境是,北京發出書面通知,例如中方在2020年9月發出書面通知,2020年10月兩岸都沒有協商,於是根據終止條款於2021年3月終止。第二種情形中還有可能是兩岸在一個月內進行協商,破局收場,或是兩岸一個月內進行協商,擴大合作。

  但他表示,擴大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幾乎是不可能。第三種情境則是,其他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例如與台灣出口結構相似度最高的國家向WTO控訴,兩岸違反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第1條,WTO仲裁兩岸需完成協定,北京發出書面通知,後續與情境二同。

  ECFA10週年屆滿後,陸方最晚何時可提出終止?邱達生說,只要滿10週年之後,雙方隨時要提出終止或是協商都可以,沒有時效,隨時可以提。但是只要一方提,兩邊就需要協商。如果台北主動提要協商,我們可能會有風險被終止,中國大陸可能不想要協商,那根據條文規定,6個月之後就會自動終止,“我們當然不會動”,按照現狀就是繼續。

  邱達生對中評社分析,台灣在2012年時,ECFA相關項目佔出口大陸比重是30.6%,但最近相關早收清單佔比一直在縮小,反而是其他資通訊科技產品(ICT),從今年1月至8月出口中國大陸市場,佔比已提高到64.28%,也讓台灣今年1到8月出口能維持正常長。這主要是美國對華為制裁,中國大陸拉貨囤積晶片。

  他表示,過去台灣在電子零組件研發每一年都增加,主要是台灣資通訊產品符合市場需求,但是傳產部分或是相關早收清單項目,可以直接到中國大陸設廠、投資,或是與中國大陸廠商合資,這有是ECFA項目佔比減少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技術移轉,影響相關產業的出口,但不管傳產或是其他,技術領先中國大陸才是存活的關鍵。中國市場很有潛力,技術被中國趕上後,台灣市佔自然就會下降。

  邱達生表示,蔡英文執政後,台灣出口的的四大市場中國、美國、歐洲、東協相比較,出口中國大陸的市場,構成比反而提高。馬英九2015年執政時,台灣出口中國大陸的構成比是39.5%,2016年蔡英文520上台,當年構成比是40.1%,但今年1至8月,台灣出口中國的構成比已經達43.2%,反而東協國家的構成比是下降的,對美國市場構成比雖是增加,但沒有中國大陸市場比例高。



  他認為,蔡政府上台後,兩岸僵局雖難解,但中國市場趨勢還是成長,是市場機制主導,政治氛圍影響非常有限。

  他指出,現在兩岸沒有對話,但中國大陸還是需要高科技產品,台灣在兩岸經貿要扮演角色,應該是不斷往技術供應鏈上層移動。倚賴輸出到大陸的產業中農業佔比非常很小,四捨五入甚至就沒了。但是一旦中斷,政府需要幫忙他們找替代市場,或是輸出到與中國洽簽FTA的經濟體或是國家。

  邱達生表示,如果ECFA持續也讓兩岸未來有機會,為雙邊協商留下基礎,這是雙方不明說的共識,兩岸政府可能也認為未來總是要坐下來談。但他指出,最後不管有沒有ECFA,台灣方面都要持續提昇產品競爭力,早收清單的產品需求面現在越來越小,但是高科技是優勢,中國大陸也不得不買,高科技產業雖不是在ECFA早收清單裡,但有資訊科技協定(ITA)也沒有關稅。

  至於傳統產業的早收清單,大陸市場對台灣需求越來越少原因是什麼?邱達生指出,台灣傳產廠商去中國大陸投資後,當技術移轉後,中國拿到技術,雙方差距縮小,就變成中國大陸的優勢,在市佔率上中國傳產擴大,台灣市場就被排擠。

  但他說,傳產也不是完全絕望,像是紡織業的再生砂線就是台灣優勢,中國還是會進口台灣再生砂線。而現在兩岸紡織業都走向中間材,砂線、機能布等,並非以製作成衣為主,國際大廠都在幫運動品牌代工,走向環保再生的風尚,台彎在這方面還是領先。未來產業發展不管高科技傳產,都要走向綠色經濟,符合國際趨勢提昇相關繼續,才能存活,不只對大陸,對其他國家都是一體適用。

  邱達生也說,他前陣子去工總接觸在中國大陸做生意的企業家,都認為ECFA中斷是假議題,工總、商總都希望兩岸經貿穩定發展,他們也認為美台FTA可以談,但是兩岸經貿也要穩定,企業界都是這樣想法。也都評估早收清單不會中斷,但是希望比早收清單更進步,讓更多產業像是服務業可以利用審核機制去進行,若審核機制通過的話,希望未來兩岸關係不要僵持下去,總要有對話機會。

  他表示,現在除非台灣把這個議題吵得太兇,讓北京內部都產生壓力,必須要採取動作,否則中國大陸去年還拋出惠台政策,去年的惠台政策是單邊服貿,中國大陸也希望未來透過溝通談判,維持兩岸經貿交流。【中評社供稿】